理论上,陕甘红军作为地主,红二十五军为来宾,军团长职位应由刘志丹担任。
高岗与红15军团有关联。该军团为一支重要武装力量,高岗曾在其中担任某种职务或发挥一定作用,但具体细节需进一步查证。
红十五军团于红军长征后组建,为十大红军军团中最晚。由徐海东、程子华率红25军及刘志丹、高岗率红26、红27军两部分构成。
1935年9月17日,继16日两军于延川县永坪镇会师后,中共鄂豫陕省委与西北工委联席会议决议,正式成立红十五军团。
中共鄂豫陕省委随红二十五军,中共西北工委随红26、27军行动,均代表党领导军队。后撤销两省委,新组中共陕甘晋省委,书记朱理治,副书记郭洪涛,并改组西北军事委员会,主席聂洪钧。
言归正传,陕甘红军为东道主,红二十五军为客,按理军团长应为刘志丹。但红二十五军人多,共三千四百余,红十五军团六千余。故刘志丹让位,徐海东任军团长,其余依序为副。
刘志丹与高岗均任副职,担当东道主之责。刘志丹为红十五军团二号领导,高岗则是四号。
一切以实力为准。红二十五军自鄂豫皖苏区长征至陕北,历经血雨腥风,恶战不断,终锤炼为强劲部队。
陕北红军与红二十五军会师合编,实力显著提升。休整一周后,即参与陕甘苏区第三次反“围剿”战斗。
10月初,红十五军团于劳山战役初试锋芒,大获全胜。此役歼灭国民党军第67军第110师大部,俘虏2000余人,击毙师长何立中,缴获战马300余匹及众多武器。
高岗作为红十五军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,亲自上阵杀敌,奋勇当先,大获全胜,留下“赤臂战劳山”美谈。此前,陕北红军未曾有过如此实力与胜绩。
红二十五军勇将众多,如徐海东、韩先楚等,且兵强马壮。陕北红军得此强援,士气大振,奋勇杀敌。国民党军习惯了安逸,岂是其对手。
红二十五军三四千人,素质出众,孕育出1名开国大将、2名上将、6名中将及88名少将,共97位开国将军,占总数6%,其中刘华清少将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及军委副主席。
劳山战役前后,中央西北代表团在陕北开展肃反,致刘志丹、高岗及红26军、陕甘边区干部被捕,部分同志甚至被杀害。
约一月后,中央红军抵达陕北。10月22日,红十五军团与中央红军会师,随后中央制止肃反,主席下令释放被捕干部,交中央处理。
肃反时期形势严峻,稍迟便面临生命危险。主席及时援手,保全了刘志丹、高岗等陕北革命同志的性命。
11月,中央红军重建第一方面军,红15军团并入。军团领导徐海东、刘志丹、高岗慷慨赠5000大洋及人马,获伟人赞赏。徐、高二人性格直爽,高岗尤受重用。
半个多月后,第一方面军发起直罗镇战役并获胜。
刘志丹逝世后,高岗成为陕北红军的核心人物,并入红一系统,因血缘联系加深,他凭借胆识与能力,前途愈发光明。